教师节刚过,我被家长告到了教育局,说我……
微友提问
凌哥,我今天被家长举报了,告到教育局,原因是我在班级群里发布自己录制的课文朗读视频,让孩子在家里跟着读,那个家长说我诱导他家孩子玩手机,我该怎么办?谢谢!
【注:本文基于提问的教师个人的单方面陈述。但是,既然已经到了教育局的层面,相信基本事件是真实发生的。如有细节和文字出入,请自行判断和思考。】
为了教师亲自示范朗读这一件事,直接就把老师告到了教育局?这家长的沟通意识,又如何?不会找老师本人、孩子班主任、学校领导吗?打一下教育局公开发布的举报电话,当然真的是“举手”之劳,但是如果能先询问一下教师本人,不是“有心”之举吗?
教师舍不得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啊,尤其较弱的孩子,所以才亲身示范。优秀的孩子,可能在学校课堂中就已经练得很好了。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家长,也不用让孩子看手机屏幕跟着老师练啊!
不仅学校要保护教师,在这件事上,教育局应该为教师撑腰!
什么样的作业,不适合布置在手机上?请阅读凌哥对下图的评论。

说好的“家长和老师是儿童教育的合作者”呢?
如果医闹、校闹必须被制止,个别家长的无理取闹,也应该被制止!不当言论,应当被批驳!再怎么说,也不能像某地一样,政府部们作出不当的处理,让教师更受委屈。
说了大半天,凌哥自己说点啥好呢?毕竟,提问的老师关心的是:目前她自己怎么办?
不要把自己弄得心身俱疲。
这件事情,不值得心累。出问题的不是你,而是家长。没有一位正常的教师会“诱导学生玩手机”,相信学校领导肯定不会这么糊涂,听信家长。管不住孩子玩手机的,恰恰是家长自己!!
凌哥看到一户人家厨房没有切菜刀,于是卖了一把菜刀给他们,结果他们除了切菜还去杀人了,是凌哥的错吗?
心理上也要远离垃圾人。
在身体上,要主要保存体力。
教材有配套的磁带或MP3光盘,教师用书中有配套的光盘,都可以让学生跟读。除非特殊情况,比如教材中没有的内容,否则教师没有必要自己配音和摄像。
做好与家长的沟通。
很多家长对于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的认识是非常不足的。
举2个例子。一说到学英语就问小学怎么不教音标。一说到参加培训班就问有没有《新概念英语》。更有甚者,听说有一所学校的领导还异想天开地计划将《PEP小学英语(三年级起点)》整整往前挪2年,为毕业考试的语文数学让路!!有的教育工作者尚且如此,少数家长有各种奇葩的想法,就不足为奇了。
好好讲一讲儿童英语学习的特点,以及为什么需要使用手机来完成听说读的作业。可以照搬凌哥上文的一些学术性论述。
注意在家长群中的用语。
一要多激活家长的目标意识。比如,“为了孩子们能在家也有机会接触英语,……”,“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口语能力,……”。这些目标,也会成为家长还孩子的共同使命。
二要多使用一些激活家长责任感的语言。“建议……”,“不妨让孩子……”,“可以为孩子购买……”。使用这些语言的言下之意就是:老师已经指出了方向,能否做到就是家长的责任了。
三要多使用赞扬的语言。在群中,对于热心的家长要多感谢。如果有孩子发送了自己的朗读,至少要点个大拇指来赞扬。尤其是起始年级中,即便有明显的发音错误,也不要在群里面指出来,——他们是初学者啊,语音还有待发展呢。您可以在记事本中记录下来,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单独辅导。
预防孩子沉迷手机。
手机和“菜刀”,比喻起来,其实是一回事!
尽管凌哥预先拦不住别人拿菜刀去杀人,但是在卖菜刀的时候,可以实名登记一下,甚至还可以签订协议,让购刀者保证不用于违法行为。
上面的菜刀只是比喻。在布置英语口语作业的时候,也可以做类似的事情。比如:
固定口语作业的日期(比如每周一、三、五)。
在布置作业的同时,附加一句:“本次口语作业不应超过几分钟”。
要求家长陪同,“请在家长的陪同下使用手机完成口语作业”。
在开学初,要做一些约定。比如,“手机上完成口语作业,是一种方便的手段。但是,如果孩子自控力不强,请家长陪同。如果家长无法陪同,建议朗读纸质书、自主完成口语作业但是无需录音。不要给孩子买手机。学校也不会以英语学习为理由要求学生购买手机。”
【点击阅读】
问:凌哥,为什么你没有在公众号回答我的提问?
答:凌哥太忙,每天基本上只能免费、详细回答一条。提问较多的时候,还要看微友的运气了。凌哥有时还有好内容要和大家分享,就不能回答问题了。
问:如何才能提高被回答的概率?
答:建议您使用“在行一点”。在那儿,还可选择“私密提问”。
问:为什么“在行一点”里面无法提问了?
答:“在行一点”规定答主每天只能接收3个提问。机会有限,要抢哦!
如若侵权,请联系本站删除
朋友会在“发现-看一看”看到你“在看”的内容